中国园艺学会

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

学术交流

 

关注

 

关注

“中国园艺学会苹果分会2018年学术年会暨全国苹果产业发展高峰论坛”顺利召开

发布时间:2018年12月11日

    由中国园艺学会苹果分会主办、山东省蓬莱市人民政府和山东园艺学会承办的“中国园艺学会苹果分会2018年学术年会暨全国苹果产业发展高峰论坛”,于2018年10月26~29日在山东省蓬莱市召开。本届会议的主题为“研讨我国苹果发展措施,尽快实现产业新旧动能转换”。来自全国15个苹果主产省份的290余位专家、管理人员、技术人员、果农大户等参加了此次会议。
    27日会议开幕式由苹果分会理事长、中国农业大学韩振海教授主持,中国工程院院士、山东农业大学教授束怀瑞,国家苹果工程中心主任、山东省园艺学会理事长高东升,山东省果茶技术推广站站长王志刚,烟台市农业局局长白国强,蓬莱市委副书记、市长杨升岩出席并致辞。开幕式结束后,与会人员进行了7个品种展示园及苗木繁育基地的业务参观考察。
    28日全天进行大会主题报告,全国农技中心经作处李莉处长、山东省果树研究所王金政研究员、北京市林业果树科学研究院魏钦平研究员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马锋旺教授、青岛农业大学原永兵教授、国家苹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杨杰研究员、陕西省延安市副市长张宏、蓬莱市农业局局长王轶、蓬莱市元峰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闫长征等9人围绕本次会议主题,分别作了大会报告。中国工程院院士束怀瑞就苹果生产中科研贡献、历史传承、研发团队建设、经济和生态效益并重、果业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做主旨报告。其后,参会代表进行了热烈的学术交流。最后,苹果分会理事长韩振海进行了会议总结,并就分会2019年工作做了计划性部署。
    28号下午,苹果分会年会安排专门时间,由分会理事长韩振海教授组织了“十九大”精神专题学习。

 

 

全国苹果产业发展高峰论坛成功举办
科技网 2018.11.05
   全国苹果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专家云集
  聚焦苹果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

  中国园艺学会苹果分会2018年学术年会暨全国苹果产业发展高峰论坛10月27至28日在蓬莱市隆重举行。会议的主题是:“苹果科技创新,助力乡村振兴”。会上,9位果树专家、政府部门官员、果树企业家作学术报告,聚焦苹果产业转型升级、提质增效和绿色发展。
  中国工程院院士束怀瑞、全国农机推广中心经作处处长李莉研究员、中国园艺学会苹果分会理事和常务理事40余人,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与试验站站22人,以及来自15个苹果主产省市的代表共计296名代表出席会议。
  国际园艺学会理事、中国园艺学会副理事长、中国园艺学会苹果分会理事长、中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院长、国家苹果产业体系岗位科学家韩振海教授主持开幕式,国家苹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、山东园艺学会理事长、山东农业大学高东升教授,山东省农业厅果茶站站长王志刚研究员,烟台市农业局局长白国强,蓬莱市市长杨升岩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辞。国家苹果产业体系岗位科学家王金政、丛佩华、马锋旺分阶段主持全国苹果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和参观考察。
  全国农机推广中心经作处处长李莉研究员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院长马锋旺教授、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林果研究所副所长魏钦平研究员、山东省果树研究所王金政研究员、青岛农业大学副校长原永兵教授、国家苹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杨杰研究员、陕西省延安市副市长张宏、蓬莱市农业局局长王轶、蓬莱市元峰果业专业合作社董事长闫长征,先后作《我国水果产业转型升级对策分析》《西北旱区苹果产业发展和科研工作思考》《现代果园矮砧栽培关键技术》《渤海湾产区苹果现状、存在问题与发展对策》《世界苹果产业技术与趋势》《2018年度苹果市场分析与建议》《黄土高原是我国优质苹果核心产区之我见》《蓬莱市苹果产业发展概况》《现代果业服务创新模式探索》的报告。
  在听完上述专家的报告后,束怀瑞院士作报告,从宏观的角度对我国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出建议。他说:苹果对于农民增收作用很大。中国人均苹果32公斤,高于世界人均25公斤的水平。但是分析起来,我们总感觉到吃苹果的人少,吃到高档苹果的人更少。过去,在屋里放一个苹果,满屋子飘香。现在,生产的苹果很少有香气,放一箱苹果也闻不到香味。有关果树生产,国家的政策是提质增效,降低成本,肥药双减,绿色发展,这就要求我们生产的苹果不仅外观好看,还要好吃,吃了还想吃。在我国适合发展苹果的区域,选育最好的品种,生产出最好吃的苹果,发展到一定的规模,降低成本,提高效益,是苹果产业亟需解决的主要问题。
  束怀瑞说:2017年我国苹果面积3893万亩,总产量4139万吨,分别占世界的52%和56%,高档果13%。平均单产低,质量差,烂果多,生产规模小,劳动力成本高。怎样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,满足苹果产业发展的需要,建议重点做好几方面工作:一是以提高效益为中心,既要提高经济效益,也要提高生态效益和资源效益。陕北的洛川发展苹果绿化了荒山,增加了降雨量30%,生态经济林为土壤储存了水资源。山上的树木,根系向深层发展,97%的靠自然水生长,果树生产要遵循乔木储水规律,山地要上中下统筹,乔灌水草结合,解决水的问题。二是树立国家人才的观念。科研机构、高等院校要有国家人才观,科研人员的工作是为国家服务,在岗位上奉献是为国家尽一份责任,而不是个人奋斗,为了私人利益、小团体利益和本部门、本单位利益。人才是科技创新的基础,发挥团队的作用,形成合力,才能干大事,出成果。三是理论联系实际,把解决生产实际问题作为科研的根本任务,把论文写在大地上。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,要围绕苹果产业发展,从土壤肥力提升,到新品种选育、老果园改造、现代果园建设、果树花果管理、病虫害防治、果园机械化的全过程,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,只有经过实践证明有效的新产品、新技术,才是可以推广的。
  据介绍,黄土高原优势区苹果种植面积为1781.7万亩,产量1946.68万吨。环渤海湾优势区苹果种植面积为1064.4万亩,产量1612.9万吨。目前西北旱区苹果种植规模已占全国60%,全国苹果种植中心向西部优势区持续迁移。无论是黄土高原优势区,还是环渤海湾优势区,在苹果产业发展中遇到的许多问题是相同的。这些问题是:品种老化,结构单一,单产水平低;千家万户生产经营方式,造成果品质量可控性差,标准化水平低,从而导致一流的果品,三流的商品;人工短缺,果农老龄化,后继乏人;劳动力成本逐年攀升,市场竞争力下降;;老龄郁闭果园面积大;生产设备简陋,机械装备匮乏;土壤酸化,肥力水平低;果品加工产业严重滞后。因此,专家提出在苹果栽培管理技术上应采取以下对策:推广优新品种,开发广适、多抗矮化砧木;加快矮砧栽培模式发展,推动栽培制度转型升级;实施成龄郁闭果园优化改造,提质增效;推广应用精准高效省力化栽培新技术;加快提升果园装备机械化水平;加强果园基础设施建设;大力发展采后加工处理产业。解决生产中的关键技术问题。
  蓬莱苹果产区是环渤海苹果优势区最典型的代表,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,独特的自然条件,优良的苹果品种,精细的管理技术,优质价高而闻名。蓬莱苹果栽培面积33.9万亩,产量84.3万吨,优质果率达85%以上,高档果占40%以上,农民的人均纯收入80%以上来自于苹果产业,苹果是该市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。全国苹果产业发展高峰论坛,在苹果产业化发展水平高的蓬莱市举办,与会人员现场参观这里的苹果矮砧密植集约化栽培示范园,对于引领我国苹果产业提质增效、转型升级和持续绿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。